麦冬: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

        麦冬是临床常用的中药,药用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中品,因其根似麦而有须,麦须曰门,其叶如韭,凌冬不调,故名。别名有麦门冬、寸冬。

        麦冬来源于百合科植物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L.f)Ker-Gawl.的干燥块根。夏季采挖,洗净,反复暴晒、堆置,至七八成干,除去须根,干燥。产于浙江、江西、福建、四川、云南等地,麦冬的品种不止一种,以浙江产著,称为“浙麦冬”,是著名的“浙八味”之一,其质量是所有产地当中最优的。但由于其受栽培年限长(需要三年)、产量少、人力成本的增加等各种因素影响,市场上很少见到。以四川产着,称为“川麦冬”。目前市场上以“川麦冬”为主。其实浙麦冬、川麦冬它的原植物都是植物麦冬,只是产地不同而已。


【性状鉴别】


        浙麦冬 块根呈纺锤形,略扁稍弯曲。长1~3cm,直径3~6mm,表面黄白色或淡黄色,半透明状,有不规则的纵皱纹及须根痕。未干透时,质较柔软,干后质坚硬。断面黄白色,角质状。中柱细已木质化,湿润后可以抽出。气微香,味甜,嚼之发黏。

川麦冬 形状与杭麦冬相似而较短粗。表面乳白色,有光泽,质较坚硬;香气较小;味较淡,少粘性。


在临床使用中,有山麦冬(湖北麦冬、短葶山麦冬)与麦冬功效相似,二者同是百合科植物块根,外观形态相近,容易混淆,使用时需要注意鉴别。


(左为山麦冬图,右为川麦冬图)

以下是麦冬与山麦冬的区别

鉴别点

麦冬

山麦冬

形状

纺锤形,短粗饱满

长条形,两端略尖

颜色

黄白色或淡黄色

淡黄色至棕黄色

中柱

木质化,润后可抽出

未木质化,润后不可抽出

气味

气微香,味甘淡甜

气味较麦冬淡




【品质】以肥大、黄白色、半透明、质柔、有香气、嚼之发黏者为佳。

【性味与归经】甘、微苦,微寒。归心、肺、胃经。

【功能与主治】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阴虚痨嗽,喉痹咽痛,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心烦失眠,肠燥便秘。


【推荐药膳】


麦冬沙参玉竹汤(润肺汤)



        材料:猪瘦肉100g,麦冬15g、沙参15g、玉竹15g、蜜枣1个、盐适量(1~2人份量)。

        制作:

        1、将猪瘦肉洗净切小块。

        2、把以上药材洗净、蜜枣去核,连同猪肉一起放入炖锅。

        3、加适量的清水,武火煮沸后,炖1.5小时,加适量盐,即可。

        功效:滋养肺阴,润肺止咳。适用于肺阴虚干咳少痰者;中老年人秋季可常服。

        温馨提示:脾胃虚弱者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