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张珍玉先生

张珍玉是第一批国家级名老中医,是入选“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经验传承研究”课题的全国百名中医专家之一。他是我国著名的中医药专家、山东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拥有众多著述,获过多项奖项。

张珍玉先生出身于中医世家,少时便跟随父亲学医,几十年来勤于实践,勇于创新,精通医理,医术精湛。他从事高等中医药教育近半世纪,向学育人,学富五车,造诣极深,成就卓著,是全国中医基础理论学科的奠基者和理论发展的开拓者之一,为中医药事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熏桃李遍天下,熏享誉海内外。

他倾毕生精力,为百姓解救病痛,不问贫富贵贱,业医甲子,活人无数。即使到了晚年,也是常年奔波于诊疗一线,他医术精湛,深受业界同仁和广大患者的尊敬与崇拜。他从事中医临床有六十余年,特别擅长泄泻、胃脘痛、咳嗽等病证的诊治。

张珍玉先生提出了“诸病皆可从肝治”的理论。五脏六腑,肝最为要,内伤杂病,肝病首当其冲。若肝失疏泄,气机不畅,不仅导致肝经所过部位胀满疼痛,而且气滞日久,影响精、血、津液的输布运行,致血瘀痰阻,进而导致症瘕积聚、乳房肿块、月经不调、阳痿不举等。若肝郁化火,木火刑金,肺降不及,气逆而咳;扰动精室,影响肾藏,致遗精梦泄;伤及心血,扰及心神,为失眠多梦。疏泄太过者名曰肝气逆,以气病为主,以“胀”为特点。疏泻不及者,名曰肝气郁,郁在血分,以“闷”为特征,于妇人多见月经失调诸证。肝逆与肝郁两者可相互转化,如肝郁在血分日久,可转化为肝逆,肝气上逆者多有头痛耳鸣,横逆者肠胃受之,治宜“疏肝”。肝气郁者,治宜“舒肝”,木郁不达,则血行不畅、脾土失健,当健脾和营。认为肝气犯胃证以胀痛为特点,肝(脾)胃不和证以闷痛为特点。

他治学严谨,编著、出版的高校教材和学术著作20多部,发表的学术论文50多篇,积数十年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经验,创立了许多广为学术界公认的新理论和成果,为我国中医药科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曾荣获“全国优秀教师”、“中华中医药学会成就奖” 、“山东省科技兴鲁先进工作者”、“山东省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名老中医药专家”等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并被录入《英国剑桥大学世界名人录》、《中国当代名人录》、《山东省有重要贡献专家名录》。先后任中华全国中医学会中医理论研究会委员、全国内经委员会顾问、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山东分会理事、常务理事、中医基础理论委员会主任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