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穴位解决大问题,这几个位置助你解决慢性病!

在中医理论当中,脾的功能非常强大,被称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运用经络健脾法可以迅速增强人体的气血,为防病治病储备最大的能量。因此要想祛除疾病,永葆身体健康,就得随时把新鲜气血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让血液总是保持一种快速周流的状态。没有淤血的堆积,身体就不会生病。那么如何健脾呢?

 

我们可以通过喝山药薏米粥、冬天吃大枣等食疗方法,或吃些参苓白术丸、人参健脾丸、补中益气丸等常用健脾中成药来健脾同时,还有一种最安全有效且持久的方法,那就是揉脾经。脾经上的穴位都是帮助血液循环的,能把新鲜血液引到病灶上去,所以,您每天一定要多揉揉商丘穴,把气血引下来。同时还可以做跪膝法、揉其他穴位,帮助把血液引过来。

 

一、太白穴

太白穴是脾经的原穴,健脾补脾的效果比其他穴位都强。很多朋友都存在脾虚的症状,尽管脾虚的症状有很多,但多揉太白穴都可以防治。因为它是原穴,是主管脾经上各个问题的。另外,揉太白穴还可以调节血糖,治糖尿病。

用处:治睡觉流口水、舌两边有齿痕、消化不良、手脚冰凉、月经淋漓不尽、头晕、糖尿病等脾虚引发的病

位置:太白穴位于足内侧缘,当第一跖骨小头后下方凹陷处

方式:用拇指内侧多硌太白穴

 

二、公孙穴

公孙穴的功能非常强大,既可以调动脾脏、脾经的运血能力,把血液输送到全身去,又可以帮助调节身体上由于气血淤滞造成的各种症状,综合起来,就是通气、活血、解淤

用处:治消化不良、胃反酸、妇科病

位置:从太白穴往上1寸就是公孙穴

 

三、商丘穴

商丘穴正好对应于足底反射区中的下身淋巴反射区,因此可以治疗各种炎症。同时,它又提示了一个医理:炎症一般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脾经上的穴位都是帮助血液循环的,能把新鲜血液引到病灶上去,所以商丘穴可以消除下身的各种炎症,如膀胱炎、尿道炎、盆腔炎等。用处:消炎

位置:在内踝骨的前缘偏下一点

 

四、三阴交穴

“三阴交”是肝、肾、脾条阴经交会的点,所以这一个穴位就可以治条经上的病症,真可谓一穴多用。三阴交穴还是妇科病的通治要穴。无论妇科问题是发生在附件、子宫、卵巢还是乳腺,都可以用三阴交穴来治,而且有病时按揉该穴会非常痛、非常敏感。每天多揉揉三阴交穴,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按三阴交穴还可以缓解痛经。

用处:治肝、肾、脾上的病症及妇科病

位置:三阴交穴在脚内踝上3寸,也就是四横指的地方

 

五、漏谷穴

“漏谷是谷子漏出来的意思,也就是吃下肚的东西,没能得到很好地消化,营养没吸收,又排出来了,这叫做“完谷不化”而多揉漏谷穴就可以治疗。漏谷穴还可以治疗小便不利,对男性前列腺问题很有疗效。

用处:治不消化、男性前列腺问题、腿肚子酸痛

位置:从三阴交穴贴着脚骨内侧下缘往上3寸,就是漏谷穴

 

六、地机穴

“地机”就是大地充满生机的意思。因为脾属土,土属大地,而且人体的后天之本都靠脾胃来供应,所以揉地机穴可以增强整个肠胃的运化功能。地机穴对胰腺很有帮助,像慢性胰腺炎、糖尿病都可以通过揉地机穴来防治。

用处:治慢性胰腺炎、糖尿病

位置:贴着胫骨往上走,与腿肚子上的最高点正对着的地方就是地机穴

 

七、阴陵泉穴

阴陵泉穴是一个祛湿的要穴,而人体湿气大就容易滋生细菌,引起水肿,以及各种炎症,包括皮炎、皮疹等。另外,脾是生痰之源,是管湿气的,如果湿气多了运化不出去,就会变成痰饮。所以,要从根本上解决生痰的问题就要健脾,所以每天坚持多揉阴陵泉穴就好。

用处:祛湿,治各种炎症、水肿

位置:顺着胫骨一直往上,捋到膝窝下卡住了、捋不动了,那个地方就是阴陵泉。

 

八、血海穴

血海穴又称百虫窝,它是专门治瘙痒的穴。老年人身上经常瘙痒,用艾条灸一灸血海穴就能很快止住。这个方法效果最好,而且很方便。“男子主气,女子主血。”女子以血为先,所以她们身体里的血一定要充足。血海穴可以调配人体的血液,把多余的血分配到少的地方去,把淤滞的地方给疏散开,其功效相当于足三里穴。只不过一个是补气的,一个是调血的,但都是增强人体免疫力的治本大穴。

用处:专治瘙痒、调节血液循环

位置:在股前区,髌底内侧端上2寸,股内侧肌隆起处

 

九、小腿脾经

如果在推小腿的过程中发现痛点正好压在脾经上,那一定要多揉小腿脾经才真正管用,也就是找到小腿脾经上的阴陵泉穴、地机穴、漏谷穴、三阴交穴这4个穴位去推。如果找不准,也不想记得那么详细,您就索性顺着胫骨内侧边缘上下推。哪个穴敏感,哪个穴痛,您就多揉哪个穴。

 

十、推腹法:腹部的脾经穴位一把推

脾经还有好多穴位都在肚子上,一推腹就全给推了。它们通常都在人体中线旁开4寸的位置上,如果这个位置上有痛点,您就知道是脾经上的问题了。

 

十一、按揉大包穴治急性扭伤

大包穴是脾经的最后一个穴,在肋骨这块儿腋窝直下6寸处。“大包”就是大包大揽的意思,比如急性腰扭伤、急性脖子扭伤、急性肋间神经痛,大包穴都能治。

 

注:本文内容仅为普及中医常识或学习参考,如有需要请在医生的指导下操作使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本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