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立、卧有分时一中医治疗的常用体位

医生在进行中医治疗时(如:艾灸、按摩、拔罐,刮痧,都要根据需要选择一定的体位,进行施治。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体位 具体要求 适用部位 说明
座位 仰靠坐位 患者坐在软椅上,在后颈部放软垫,头后仰,以便暴露施治部位。 用于前头和面部以及项前部位的穴位。 1.将上肢放于适宜高度的桌上仰掌,适用于手臂内侧的穴位施治。
2.将上肢放在桌上,可以曲肘或立掌,适用于手臂上缘及外侧穴位施治。
侧伏坐位 患者侧身坐在桌前,桌上放一软枕,患者侧俯在软枕上, 以便手臂和头侧舒适,同时暴露施治部位。 用于头部两侧的穴位。
俯伏坐位 患者坐在桌前,桌上放一软枕,患者俯在软垫上或 用双手托住前额,同时暴露施治部位。 用于头项部、后颈部的穴位,有时也用于前臂穴位。
卧位 仰卧位 平躺,上肢平放,下肢放直,或微屈,全身放松,同时暴露要施治的部位。 用于面部、颈部、胸部、腹部、上肢掌侧、下肢前侧和手足背等穴位。 1.当仰卧时,腹部穴位需要施治, 应当曲膝或在腋窝下放一个厚垫,以便腹部肌肉放松。
2.当要对手臂内侧穴位施治时,可以仰起手掌。
3.当对手臂外侧施治时,可以立掌或将两上肢屈曲放于胸前,以便暴路曲肘后的上肢掌侧和背侧穴位。

侧卧位 非施治部位在下,侧卧,上肢放在胸前,下肢伸直,同时充分暴露施治部位。 用于头面两侧或胸腹两侧部位的穴位。
俯卧位 俯卧,在胸前放一软枕,曲收两上肢,以便背部肌肉舒展、平坦,同时充分暴露施治部位。 用于后头、后颈、肩部、背部、腰部、骶部、臀部、下肢后侧和足底部等经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