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养生原理之五行与五脏的对应关系

《周易》认为五行的相生与相克是宇宙万物组合、生灭的基本规律。在人体养生方面,这一关系又和人的生、老、病、死相关联,在这里通过五行之间的关系,对人的养生之道做-一个阐述。


五行与五脏的对应关系

        从表面上看,五行只是自然之物,看似和人没有什么关系。实际上五行的相生相克没有离开人的力量,五行生克与人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从五行与人体脏腑的对应关系来看,二者属性相同。肝喜条达,有疏泄的功能,有“木”生发的特性,所以肝属“木”;心阳有温煦的作用,有“火”阳热的特性,所以心属“火”;脾为生化之源,有“土”生化万物的特性,所以脾属“土”;肺气主肃降,有“金”清肃、收敛的特性,所以肺属“金”;肾有主水、藏精的功能,有“水”润下的特性,所以肾属“水”。

        从五行生克关系和人体脏腑组织之间的内在联系来看,如肾(水)之精以养肝,肝(木)藏血以济心,心(火)之热以温脾,脾(土)化生水谷精微以充肺,肺(金)清肃下行以助肾水。这就是五脏相互滋生的关系。肺(金)气清肃下降,可以抑制肝阳的上亢;(木)的条达,可以疏泄脾土的壅郁:脾(土)的运化,可以制止肾水的泛滥:肾(水)的滋润,可以防止心火的亢烈:心(火)的阳热,可以制约肺(金)清肃得太过,这就是五脏相互制约的关系。

        人体是一个小的宇宙,从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就能看出五脏的相生相克,人体的五脏运行相对平衡的话,身体就会健康;反之,身体就会出现疾病。当然,相克并不是不好的关系,只有相克才能使身体中的环境平衡地运化,如果没有相克平衡,人就会生病,就像水不克制火的话,火就会失控;火如果不能化水,水就会成患。

        那么人体脏腑间的相生相克的关系又是什么样子的,相互关系又如何呢?我们从相生相克这两个方面来看一下。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换句话说,肝好一心就好, 心好一脾就好,脾好肺就好, 肺好一肾就好, 肾好一肝就好。 这句话告诉我们,木可以生火,所以肝能生心,肝藏血以济心;火生土, 所以心生脾,心之阳气可以助脾;土生金,所以脾生胃,脾运化水谷之
精气可以益肺;金生水,所以肺生肾,肺气清肃则津气下行以滋肾:水生木,所以肾生肝,肾藏精以滋养肝的阴血。就这样五脏之间循环相生。根据这种相生的关系,中医在遇到肝气不舒的人时,不会为补肝而补肝,往往会先补肾,强肾后进而就能补肝,这就是“头疼不医头”的道理。

        再来看看脏腑之间的相克关系。木克土,即肝气条达,可以疏泄脾土的瘀滞:土克水,即脾的运化,可以避免肾水的泛滥:水克火,即肾水的滋润,能够防止心火的亢烈;火克金,即心火的阳热,可以制约肺金清肃太过;金克木,即肺气清肃下降,可以抑制肝阳上亢。具体来说,如果一个人的心气太重,就会妨碍肺气的肃降。所以,一个人的心脏如果出现不适,往往会引发肺部症状,产生咳嗽等病症,这就是火克金,如果想要防止咳喘,就应该先强心再平稳肺气。如果一个人的肾明不足就会引起心扰动,两者失去协调就会出现心肾不交的现象,引发心烦、多梦、心悸、失眠等病症,这种情况就要先补肾。而如果个人肝气郁结,脾胃就会不和,运化失常,消化就会不良,这就是木克土,要想脾胃好,就需要先使肝气舒畅。


        五脏相生相克

        上面的介绍都是很笼统的,接下来详细地来阐述一下五行生克与人体脏腑的病症关系,只有知道这些, 才能更好地知道各种病症的表现来自什么方面,才能对症下药。

        通过后面的内容,可以知道如果人体的疏泄、收敛等功能运化不佳的话,身体的一些重要部位就会出现病症,如果不能够及时疏泄肝木之气,水中的火气就会变得不足,因此就会导致人体出现腹痛、无汗、肋痛、尿少、月经来迟等病症。但如果情况相反,过度疏泄肝木之气,就会导致金气不足,出现与上面所说的情况相反的病症。

        另外,当一个人没有很好地宣泄心火之气,那么木火之气必虚,就会出现神倦、血寒、口淡等病症。如果宣泄过度,则会中气虚、金气不降,出现喉痛、心跳、心烦等病症。

        对于肾,如果没有很好地封藏肾水之气,金气收敛的力量就会衰竭,木气随之疏泄过度,就会出现发热、头晕等病症。肾水之气在不能固定封藏的时候,人体就会出现病症,如果能够很好地固藏,身体就会很健康。

        当人不能及时地收敛肺金之气时,木气就会过于疏泄,出现头晕、尿多、发热、遗泄等病症。但是也不能过度收敛,过度的话,火气就不能宣通,出现恶寒、胸闷、无汗等病症。

        如果一个人没有很好地运化脾土之气,水火之气则会虚弱,引发上吐下泻、全身倦怠、四肢不举的病症。如果脾土运化过度,土气就会填实不能运化。

        脾病,泛指脾脏各种病症。《素问. 脏气法时论》说:“脾病者,身重、善饥、内痿、足不收、行善瘛、脚下痛:虚则腹满肠鸣、飧泄、食不化。”具体治疗的话,如果是脾阳虚则宜以温中健牌为原则;如果是中气不足则应该健脾补气:如果是中气下陷则应该升提朴气;如果是脾虚湿困,则应以健脾化湿为原则:如果是湿热内蕴,那么,治疗的时候就应以清热利湿为原则。